在金融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,工商银行(601398)再度引领行业潮流,近日获得了一项发明专利授权,专利名称为“设备指纹采集的测试方法、系统、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”。这项专利的申请号为CN6.0,授权日期为2025年5月13日,标志着银行在科学技术创新方面的又一重要进展。
这项专利的核心功能在于优化设备指纹采集的测试方法。传统的设备指纹采集测试往往需要依赖人工手动执行测试案例,这不仅效率低下,还有可能会出现人为错误。通过新方法,工商银行实现了设备信息的自动获取,能够高效模拟用户通过设备发起的交易,从而大幅度的提高测试效率。
具体来说,该方法首先获取测试案例中的设备信息,然后依据这一些信息和测试系统的接口定义,确定目标报文。接着,它会获得目标报文对应的断言值,这些断言值用于表征设备指纹的预设特征信息。最后,系统提取目标报文中的目标字段值,并将断言值转换为匹配的目标断言值,以此来判断测试案例是否通过。这一系列步骤的自动化处理,不仅提升了测试效率,也为用户更好的提供了更为流畅的交易体验。
在实际应用中,设备指纹采集技术可以帮助金融机构更好地识别用户身份,防范金融欺诈。随着数字金融的持续不断的发展,用户对安全性的需求愈发迫切,而这项专利的推出正好满足了市场的这一需求。通过提高设备指纹采集的效率,工商银行能够更快地响应客户的真实需求,提升服务质量,逐渐增强用户的信任感。
然而,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,今年工商银行获得的专利授权数量为528个,较去年同期减少了26.46%。这一数据反映出在专利申请方面,银行在追求数量的同时,可能更看重专利的质量和实际应用效果。
在未来,随着金融科技的不断演进,设备指纹采集技术将会慢慢的成熟。工商银行通过这项专利的授权,展示了其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创新能力,未来有望为更多用户更好的提供更加安全、便捷的金融服务。同时,这也为整个行业树立了一个新的标杆,鼓励别的金融机构在技术创新上加大投入,一同推动金融科技的进步。
总之,工商银行的这一专利授权不仅是其自身技术实力的体现,更是金融科技行业向前迈进的重要一步。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,如何利用科技提升使用者真实的体验,将是所有金融机构必须面对的挑战。希望能够通过这项专利的实施,能够引领更多的银行和金融科技公司在创新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